由于科室年初的安排,每月的護理查房等項目如期進行。還清晰的記得2月份的查房。其中查的一位患者是潰瘍性結腸炎的病人,54歲的馬某某。自入院以來,這位病人從各方面來說都不是很配合,服藥依從性差是最大的問題,且不說治療不配合,就連平日床頭柜上的衛生,擺放的物件也是雜亂無章,還有那除了我們護理人員去整理之外永遠歪七扭八的床單元,用一片狼藉來形容,一點兒不夸張!對于這樣的一位患者,我個人來說真的沒有好感,甚至還有點厭惡。但那天的查房真的改變了我的看法。
一直知道他患病多年進行過兩次手術。但說句實話,我從來沒有掀起他的衣服查看過除受壓部位以外的其他處皮膚。這也真是我的工作疏忽和不嚴謹。查房那天,當查房老師查體掀起這位病人胸腹部的衣服時,我真的震驚了!瘦骨嶙峋的身軀,在中腹部有兩處足足20多公分的陳舊性手術瘢痕,腹部其他部位還有放置多根引流管后遺留的其他陳舊瘢痕……在查房溝通的過程中也發現這位病人出現了悲觀情緒。對于我們所有人都為他強調的服藥的依從性來說,他自己是這樣回答我們的,“我都已經這樣了,怎么樣舒服怎么樣來吧”。我們最終的溝通也是效果甚微,只是起到了一點點的作用。
床旁查房完畢,我們所有人來到了科內的示教室。護士長告訴我們,這位患者曾在北京做過兩次手術,其中一次手術差點喪命。多年來他一直反復到醫院住院,基本常年都是在醫院中渡過的,口服藥物更是沒有斷過,后來又得了這遷延不愈的潰瘍性結腸炎,反復的病痛折磨致使他悲觀、絕望,甚至有不想活了的想法。聽到這里我真的非常慚愧。平日里護士長總說讓我們要了解病人的病情,然后進行相應的指導,相應的護理。而自以為是的我真的以為我已經知道他得了什么病,卻忽略了以前的病史。他不是不想把床單元整理的整齊干凈,也不是不想按時服藥,而是經歷了這么多的病痛磨難,反復的藥物治療,對他生活的信心大受打擊。
而我總是嘴上念叨著要換位思考,但那一刻真的覺得自己太自大了,一點都沒有站在病人的角度考慮問題,因為我不了解他過往的病情,所以我才有自己狹隘自私的想法,這一點上,我真的需要好好反省自己。
換位思考,指的不僅僅是單純站在別人的立場上考慮問題,更是要了解別人的生活狀況,經濟狀況,社會支持狀況等,綜合許多的因素來全面考慮的問題,切合實際的為患者著想。對于生活誰都想舒舒服服,健健康康,順順利利的,但有時候也許不是病人不想按治療方案好好接受治療,也許是他的經濟狀況不允許,也許是他的家庭支持系統不是很完善,也許還有很多我們關心了都不可能完全了解的情況……但我們只有用心去的了解患者,才能真真的走近患者,根據具體情況,個性化指導幫助,為患者提供更優質高效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