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有垠,心無距,病人滿意的稱贊,家屬舒心的笑臉,這一切都是優質護理病房的標致。
為努力創建一個和諧、溫馨、舒適的人性化診療環境,病區主任和護士長以身作則,對病人噓寒問暖,在他們的影響和帶動下,病區的精神面貌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大家把優質護理服務作為護士的天職和本分,讓優質護理服務從文件中“走”出來,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深入到病房中,了解病人的心理和需求,改善護患關系,更加強了護士對待患者的責任心。進入病房,每位患者躺在干凈舒適的病床上;護士不停地穿行在病房里,給患者做治療、護理、健康宣教、功能鍛煉……病房少了往日的喧囂,多了一份寧靜、祥和。護理查房時,總是有許多患者對責任護士贊不絕,隨著優質護理服務在我們病區的順利開展,醫患間的關系更加和諧,護理工作干起來也更加得心應手。
記得剛上班時,我們還未實行責任制護理,各班按治療、護理、主班的職責分工,一個班上下來,感覺自己就像一個機器而已,工作枯燥而無味。開展優質護理服務以來,護理工作強調的是責任護士對所分管患者的全程護理,這樣,似乎輸液治療只是護理工作中極小的一部分任務,大量的時間不得不花在與患者溝通,全方位照顧患者生活起居方面,真的想不到,在拉近了護患的距離的同時,我們也同樣收獲著感動。
責任護士每天只和分管的幾位患者打交道,所以必須心里有病人,眼里有病人,口里有病人。如今走進病房,我們在自己負責的病人床前或開心交談、或做細心的疾病指導,或做生活護理,護患之間、護士與家屬之間少了隔閡,多了一份親切,工作起來心情愉快。貼心的言行讓患者和家屬看在眼里,記在心上,感慨動容之間,心的距離已不遠。常常,我們只是做了應該做的工作,患者和家屬卻會誠摯的道一聲“謝謝”,這在以前是沒有的。而患者的滿意和贊揚之于我們,呼應了人性的根本需要,體會到了職業的價值,我們會加倍爭取做得更好。
作為護士,最動聽的是患者及其家屬真誠的“謝謝”,優質護理服務的開展使這一切真正實現,“創優無止境,服務無窮期”,我會與優質護理服務共同成長。在最好的年紀里,我們最大的資本就是“可能”,最應該做的事就是追求不一樣的可能。認準了自己的方向,然后邀請全世界為我們讓路,為我們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