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一位醫生患者有感
當心遇到心,我們會互相體諒對方,理解對方,當心碰到心,我們的角色在轉換,我們的心靈也被震撼。在心與心的述說中,我們的角色也在變化,在心與心的交流中,在角色轉換之間,我們體會到的,是互相經歷的痛苦,互相經歷的辛勞。
在醫院我們擔任的是一個護士的角色,總覺得病人就應該聽醫生和護士的話,卻很少設身處地的站在病人的角度去體會他們的疾苦,就對于補鉀病人來說,作為醫生作為護士都知道鉀對血管有較強的刺激性,會引起穿刺處血管甚至整條胳膊疼痛,但到底有多疼我們作為醫護人員不曾體會,一般都會根據補鉀原則調節液體輸入的滴速,有時會有病人很難難受這種疼痛,說實話有時會覺得是病人嬌氣,很難體會那種疼痛,直到一位醫生躺在了病床上,這時她以一位患者的身份被護士照顧著,同樣是一瓶250ml加鉀的液體,她卻整整輸了四個小時,這位醫生心里清楚的知道加好的液體如果不按時輸入體內不光會影響藥效,還易引起過敏反應,我記得特別清楚,當時我去病房拔液體,那醫生很不好意思地對我說:“護士不好意思因為我實在太疼了,想想我們的患者也真是不容易,現在才真正的體會到了病人的不易,有時缺鉀的病人補鉀我們醫生還會埋怨護士把病人液體放的太慢,真的是不應該啊”。小小的一件事就充分體現了角色互換的重要性,多一點理解,多一點換位思考會讓我們的醫患關系相處得更加融洽。
換位思考是促使整體護理有效實施的一個重要環節。在臨床實踐中我們護士整日與病人打交道,會遇到過形形色色的病人,若護理人員與患者有相似的經歷當然有助于其理解患者,做好護理工作。樹立換位思考的觀念,學會從患者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深入地了解患者,滿足患者的各種需求,少埋怨少抱怨,多站在病人角度思考問題以最大的努力服務于患者也許問題就會變得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