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案例近年來時有發生,因為告知,請假手續齊全,護士醫生關懷,所以并沒有引起重大糾紛,但并不能說明我們盡到了責任。記得1985年初,筆者在普外科做護士,一例65歲的闌尾炎患者,女性,術后第三天,晚上想回家去睡,因為她的家就在醫院馬路對面,我不敢讓她去,就陪她去問醫生,醫生也說按理不能回去,有風險。老人說幾天來沒有好好睡覺,最后還是固執的回家休息。第二天醫生查房,老太太沒有來,她的先生來了,傷心地告訴我們老伴昨夜去世了。他說昨晚睡時,老太太還好好的,早晨醒來,發現老太太呼吸沒有了,身上還熱熱的。這個教訓在我幾十年的護理生涯中記憶猶新。
分 析
其實,病人請假,在醫院尤其是基層醫院,屢見不鮮,而且出事的是少數,醫務工作者也并不十分重視,更多是病人的要求,醫生也十分無奈。
案例1 她來醫院住院,沒有開刀,只是做檢查,年紀也不大,怎么就跌倒了呢?
案例2 他在醫院住院,手術還沒有做,年紀也不大,在家里衛生間那么熟悉的地方,怎么就跌倒了呢?
個人結論:案例1、2的患者因為住院,生活環境改變了,回家急急忙忙,心中仍然牽掛自己的疾病,心神不定影響了他們的行動,以至跌倒。
案例3 她闌尾炎術后,按理可以出院,只是那天的一個檢查結果沒有出來,就多住院一天。恰恰那一天夜里病人在家里死了。
個人結論:沒有做尸體解剖,評估病人猝死的可能性大。
改 進
案例1、案例2:我們按流程制度做得不錯,如果在告訴病人回家的風險方面,再交代仔細些具體些,如果能舉幾個請假發生了意外的案例給他們參考,也許們會放棄請假回家的念頭。案例3:多與病人及家屬評估回家后所造成的風險與后果。
特別風險
病人住院盡量少準許請假;病人住院一定要請假的,要做好請假流程;病人請假回家前仔細告知路途、安全注意事項;對特殊病人,告知回家風險評估要具體些,或多講幾個其他病人回家時發生的傷害案例;對病人的身體也要做出詳細的評估,尤其是潛在性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