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ICU護士,也剛剛服從醫院護理部的安排在神經內科和普外科輪轉結束回科,四個月的輪轉學習讓我深刻體會到ICU護士的工作壓力遠大于普通病房的護士,容易產生厭倦感和疲勞感,如果不能正確面對及調整壓力很可能產生心理及軀體的疾病,現就影響ICU護士工作壓力的原因做一分析及提出相應的對策。
1.工作壓力存在的原因
1.1 生理因素
1.1.1工作性質 ICU是醫院集中收治危重癥病人的一個特殊場所,它要求ICU護士不僅要有較強的專業知識水平,還要有精湛的操作技術及快速準確的應對能力,除了要做好病情及生命體征的觀察,保證各種搶救儀器的正常運轉,還要完成大量的基礎護理等,長時間的超負荷的工作使護士們出現消極情緒,表現對工作的厭倦感。
1.1.2工作環境 ICU護士工作環境中儀器設備復雜多樣,各種儀器設備的報警聲此起彼伏,使得護士心煩意亂。ICU患者經常需要在床頭進行X線拍片檢查,但病房內無任何防護措施,使得ICU護士經常受到X線的照射。另外,工作環境的單調和封閉,護士進入病房后直到下班才可出病房,使得我們有種與世隔絕被囚禁起來的感覺,加上頻繁倒換夜班,使護士生物鐘紊亂,產生各種身心障礙,長此以往,造成護士對日常生活失去積極向上的態度。
1.1.3 工作對象 ICU護士每天接觸的都是病情危重、復雜多變的病人,并且大多都是昏迷不清醒的病人,這就使得我們比普通護士經歷和處理更多的死亡,病人的痛苦造成護理人員的壓抑。
1.2 心理因素
1.2.1 病人安全的壓力 ICU的病人病情重病情變化快且攜帶多種管道,病人煩躁不安,護理人員擔心管道脫出的意外,使得護士提心吊膽,神經永遠緊繃,不敢有絲毫的松懈,下班后的我們更是身心疲憊,倒頭就可入睡。
1.2.2 工作能力的壓力 ICU的病人治療及病情復雜多變,由于沒有陪護及護工,各種治療及護理全由護理人員完成,尤其是肺部護理不佳,致使護理人員有種負罪及失敗感,總覺得是自己護理不到位,自己的能力差,造成護士的自負。
2.防護對策
2.1 改善工作條件,優化工作環境 護理管理者應重視工作壓力過高所帶來的負面影響,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減輕護士的工作壓力,適當增加護士數量,減少夜班頻率,減輕勞動強度,引進先進儀器設備,減少護士不必要的體力勞動,最大限度的緩沖ICU護士的生理壓力和心理壓力,組成一個強有力的ICU隊伍,配合完成醫院的各種搶救。
2.2 加強心理調整,保持情趣穩定 護士要學會自我減壓,要有一定的自控能力,培養自己寬容忍耐,處事不慌,自尊自信的心理品質,維持身體的良好狀態,業余時間多參加適當的體育鍛煉,應注意培養自己的創造能力、自信心、面對挫折的能力等,管理者對護理人員適當的給與鼓勵與支持使之增加對工作的興趣和自信心。
2.3 提高護理人員的保健意識 ICU護士長期埋頭操作,頻繁為患者翻身,造成頭頸部的僵硬不適,腰部酸痛,操作時應掌握節力的原則,避免彎腰負重的動作,長時間的站立、行走,使得雙下肢浮腫、脹痛,導致靜脈回流受阻,可以穿彈力襪,減少腿部血液的儲流,防止下肢靜脈血栓的形成。
2.4 提高護士的工資待遇 在條件允許的條件下,在獎金分配、職稱晉升、繼續教育等方面對ICU護理人員要優先考慮,從精神和物質上給與鼓勵,使護理人員在平凡的崗位上同樣能創造不平凡的業績。
3、小結
由此可見,ICU護理人員在緊張繁重的工作環境中沉受著很大的生理、心理壓力,嚴重影響了其身心健康和工作質量,只有減輕ICU護士各方面的壓力,才能有效的提高ICU護理隊伍的質量,適應新的護理模式的需要,進而提高ICU護士的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