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薄端貑枴に臍庹{神大論》所謂“春夏養陽”就是利用夏季氣溫高,機體陽氣充沛,體表經絡中氣血旺盛的有利時機,內服或外用一些方藥來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治療。古代醫家根據冬病夏治理念,挑選人體陽氣最盛的三伏天給特定的穴位外敷中藥來治療和預防一些慢性疾病,從而產生三伏貼療法。

“三伏貼”又稱為“冬病夏治穴位貼敷”,通常是指在夏至及夏季三伏每伏的第一天通過將藥物敷貼到人體一定穴位,達到治療和預防疾病目的,是一種外治方法。臨床適用于反復感冒、咽炎、扁桃體炎等引起的風濕關節痛、類風濕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骨性關節炎、結節性紅斑狼瘡伴關節腫痛、非創傷性腰腿腫痛、產后出現惡風畏寒、多汗肢麻等、亞健康狀態如免疫力低下、疲勞綜合征等。


1、貼敷時間遵照醫囑,不可過長,避免灼傷皮膚。如貼藥時間過長引起水皰,應保護創面,避免抓破感染,必要時去醫院處理或涂抹燙傷軟膏。2、貼藥后皮膚出現紅暈屬正?,F象。貼敷后如有不適,如:局部刺癢、疼痛、出現皰疹或皮膚破潰等,請立即取下藥物。4、貼敷后要注意保暖,因毛孔遇冷收縮會影響藥物吸收;也不宜劇烈活動出汗太多,以免固定藥餅的膠布脫落。藥貼取下后當天不宜洗澡,隔天可以洗澡,但不要搓背,淋浴后用毛巾輕輕吸干穴位上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