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醫學的進步及護理模式的轉變,護理工作的作用和范圍也進一步擴大了,護理工作對象由以往單純的疾病護理轉向以人為中心的全面護理。為了適應這個新觀念,滿足臨床護 ,理的需要,護士的工作不再是簡單機械操作技能,而是包括了心理護理在內的更為復雜的創造性活動,這就要求護士必須學習和掌握如何和患者溝通和交流。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這不僅是患者需要的,對護士而言也是有益的?,F就我們的體會試述以下幾點。
1、尊重患者,一視同仁
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得到別人的尊重,尤其是被疾病纏身的患者,更需要得到護士的尊重。尊重患者,一視同仁是護患關系最基本的倫理道德。護士著裝整潔、穩重大方、面帶微笑,以飽滿的精神出現在患者面前,給患者留下深刻良好的印象,易取得對護士產生信任感。但是,我們經常在為病人護理和治療時,以床號代替姓名,態度生硬,嚴重損傷了患者的自尊心,因此,患者在某些方面就表現出不尊重護士,而護士也不能尊重患者,這樣惡性循環,護患關系就不可能搞好。要想得到別人的尊重,必須先尊重別人。無論患者從事何種職業、是何民族、貧窮或富有,護士都應一視同仁:尊重病人的人格,維護病人的權力,用真誠的態度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
2、語言
語言是護患關系中溝通思想,交流感情的重要工具,它貫穿于整個護理過程。護士與患者接觸的機會較多,與病人交談時,如果護士態度蠻橫,語言生硬,患者易產生逆反心理。反之,如果護士用親切和藹的言語,溫和的語調,鼓勵病人講出內心的想法和感受,并用心傾聽他們的訴說,并給予適當的解釋、誘導和安慰,可以使患者得到心理上的滿足和精神上安慰??梢?,語言交流是一門藝術,護士的語言修養對患者的身心健康起著重要作用。
3、情緒
護士的工作情緒對病人及家屬有直接的感染及影響作用。需要護士在工作中經常保持穩定的情緒,不要喜怒無常,更不要將自己的生活、家庭、工作等問題產生的情緒帶入護理工作中或發泄到病人身上。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以愉快的心情投入工作,對病人熱情、細心、周到,滿足病人的合理要求,使病人產生戰勝疾病的信心,促進病人早日康復。
4、愛心、同情心
患者在住院期間,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不僅需要親人和朋友的照料,更希望得到護士的理解和關心,護士應設身處地地為病人著想,應用換位思考,將心比心,充分理解病人的感受,體諒病人。以高度的責任心、同情心和真誠的愛對待每一位患者,贏得患者對我們的信任,促進護患關系的發展。
總之,良好的護患關系不僅可以幫助病人戰勝疾病,恢復身體健康,而且對保障及恢復病人的心理健康有重要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