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最新引進的飛利浦Achieva3.0T TX多源磁共振是業內最先進最高端的磁共振系統,具有業內唯一的,經過臨床證實的多源成像技術。其成像的均勻性和對比度大幅提高,為疾病的診斷提供了良好的形態信息和豐富的功能信息,其在中樞神經、腹部、骨關節、胸部等方面均較既往磁共振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
3.0T MR 在中樞神經系統中的臨床應用
3.0TMR不僅能用于常規的顱腦掃描,還能開展多項功能磁共振檢查,在臨床診斷及科學研究中有廣泛應用。
一、彌散加權成像:主要用于超早期腦缺血的診斷。
二、彌散張量成像:活體狀態下腦白質纖維束成像,揭示腦內各種病變如腦梗死,腦腫瘤等病灶與腦白質纖維走行的關系,可用于腦外科術前定位,在腦白質疏松、多發性硬化、彌漫性軸索損傷等白質病變方面具有較大的優越性和潛力。
三、波譜成像:根據不同病變生化代謝產物的不同,可用于腦梗塞、炎癥與腦腫瘤的鑒別,腦腫瘤良惡性鑒別,及診斷早期海馬硬化引起的癡呆。
四、灌注成像:通過靜脈團注造影劑,繪制時間信號強度曲線,分析腦組織的灌注情況,可正確判斷早期腦缺血的程度及可逆性。還可用于腦血管?。熿F?。?、腦腫瘤的輔助診斷。
五、磁敏感成像:能顯示顱內微靜脈、微出血及微鈣化,用于腦血管畸形、微血管病變、腦腫瘤、腦外傷等疾病的診斷。
六、腦組織血氧水平依賴法:顯示腦腫瘤與皮質功能區之間的關系,與DTI聯合應用可在切除腫瘤的同時最大程度的保護功能區及白質纖維束。在認知障礙、藥物療效評價方面也有巨大應用前景。
3.0T MR 在腹部系統中的臨床應用
一、消化系統方面
3.0TMR采用容積掃描技術進行多期動態增強掃描,可以對肝硬化再生結節、異型增生性結節和小肝癌做出精確診斷。3.0T磁共振儀的擴散加權中的ADC值在肝臟良惡性病變中的診斷特異性達90%,并可用于鑒別肝細胞癌TACE聯合射頻消融治療后壞死組織、復發、或殘留腫瘤組織。3.0TMRMRCP很好的應用于各種病變所致的膽胰管梗阻,以及確認膽胰管擴張的程度,以及梗阻的準確定位。3.0TMR胰腺DWI成像有助于胰腺腫塊性病變的鑒別診斷,高b值DWI對定性更有價值。
3.0TMR直腸水成像技術無輻射,圖像質量好,對病變區域的腸腔顯示清晰,基本達到鋇灌腸效果,并可進行多方位成像。對于低位直腸癌分期及齒狀線及內括約肌受累程度的判斷具有較高價值,有利于選擇合理手術方案,對術前判斷能否進行保肛及改良性保肛術有幫助。
二、泌尿生殖系統方面
3.0TMR在泌尿系方面可行MRU成像,可直接顯示尿路形態結構,對梗阻性病變定位診斷準確。
前列腺癌在我國發病率明顯呈上升趨勢,3.0T磁共振波譜分析和擴散加權成像在前列腺癌的診斷中具有重要價值。前列腺癌與前列腺增生外周帶的Cre+Cho/Cit比值存在統計學差異,前列腺癌病灶區與前列腺增生的ADC值存在統計學意義。
3.0TMR同樣在女性生殖系統具有明顯優勢,T2WI序列及動態增強掃描對早期子宮內膜、宮頸癌的肌層浸潤術前診斷及分期有指導價值。
3.0TMR 在骨關節系統中的臨床應用
3.0TMR較1.5TMR有很大差別,圖像空間分辨率明顯提高,其在骨關節系統更具有優勢,體現在:
一、脊髓脊柱方面
能更好的顯示脊髓細微結構及細小病變,資料顯示,3.0T較1.5T對小病灶的檢出率提高50%以上,并且有利于顯示大病灶的內部成分及與鄰近解剖結構的關系。對脊柱病變,3.0T利用3D掃描可以做1mm層厚任意方向的薄層重建,對于了解椎間盤與神經根關系等細節提供技術基礎。
二、關節軟骨方面
3.0T可以更清晰顯示軟骨解剖學細節或組織成分,進行定性及定量分析,對軟骨的組織成像及軟骨病變治療隨訪發揮更大的作用。3.0T的3D-WAST序列及FFE序列顯示軟骨呈高-低-高的3層分層高分辨率圖象。MR三維成像可進行關節軟骨容積分析,探查早期關節軟骨病變。T2MAPPING被公認為反映軟骨內膠原成分改變的一項敏感技術。3.0T對軟骨損傷或退變分級評價更為準確。
三、各關節方面
1.膝關節:3.0T較1.5T在診斷膝關節半月板、韌帶病變中有更高敏感性和特異性。對半月板損傷的分級、分型評價更為精確。另外對膝關節板股韌帶、內外側半月板前角間的膝橫韌帶,髕骨內側支持帶股骨收肌結節處的細微解剖顯示明顯提高。
2.肩關節:3.0T對肩袖部分撕裂明顯優于1.5T,對于小裂口1.5T易漏診。肩關節直接造影3T顯示肩袖撕裂,肱二頭肌腱,尤其各種盂唇撕裂具有無以倫比的價值。
3.腕、足、肘關節:3.0T可很好的顯示TFCC,腕管綜合征,踝周韌帶及踝間韌帶損傷,網球肘和高爾夫肘等。
四、骨肌腫瘤病變
利用3.0T灌注,DTI、波譜技術對骨肌腫瘤進行功能觀察,獲得代謝信息,有利于良惡性的鑒別和術后隨訪。
3.0T MR 在胸部系統中的臨床應用
一、乳腺方面
3.0TMR在檢測多灶性乳腺癌、對側乳腺癌有優勢,同時對于乳腺假體植入術后評價、乳腺癌術前分期、評估乳腺癌內乳淋巴結及腋窩淋巴結轉移、乳腺癌術后隨訪,評價乳腺癌新輔助化療療效有無可比擬的優勢。MR功能成像(DWI,MRS)能無創的評價乳腺治療后(手術、新輔助化療)的效果。對乳腺癌MR檢查的適應癥的共識:
1.幫助確定病灶的范圍。
2.檢測惡性病灶的同側乳腺內是否存在惡性病灶。
3.檢測惡性病灶的對側乳腺內是否存在惡性病灶。
4.評價新輔助化療的療效和確定殘存病灶的范圍。
5.對來源不明確的腋窩轉移性腺癌進行乳腺排查。
6.對有乳腺假體的乳腺癌病人進行治療前評估。
7.對超聲、鉬靶診斷和臨床表現不一致且局部沒有明確病灶的病人進行篩查,如自發的單個導管義乳、彌漫的微灶鈣化、多發囊腫或者腺瘤、硅膠注射、輕微的結構紊亂等。
浸潤性導管癌治療前后Cho峰高、峰下面積及信噪比。1療程經NAC一療程后Cho峰高、峰下面積均有顯著下降(箭頭所示位置)
二、心臟MRI檢查適應癥
MR以其大視野、無電離輻射、任意平面成像以及集形態、功能、灌注幾分子成像等為一體的“一站式”成像特點在心血管影像學方法獨樹一幟。主要包括:
1.心肌病變:包括各型原發性心肌病,急、慢性心肌梗死及其主要并發癥室壁瘤形成,高血壓性心臟病,肺動脈高壓或肺動脈瓣病變等所致的心室肌肥厚及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等。
2.各種大血管疾患:包括各種動脈瘤、主動脈夾層、馬凡氏綜合癥、大動脈炎、主動脈縮窄及褶曲畸形、上下腔靜脈狹窄和阻塞,以及各種大血管先天畸形和變異
3.心包疾患:包括心包積液、縮窄性心包炎以及心包內占位性病變等。
4.心臟腫瘤:包括心腔內、心壁內腫瘤及其與心包、縱隔腫瘤的鑒別。
5.心臟瓣膜病。
6.心功能測定。
7.冠狀動脈成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