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臨床工作20余年,與無數患者及家屬交談及溝通,逐漸了解了他(她)們的心理及訴求,曾多次心頭閃過要記錄他們住院時的心理活動及愿望時,但又不知從何處何人何事寫起,拿起的筆又放下,思緒又斷了。
今日,一個問候的電話,讓我鼓起勇氣寫下了患者與我科的情誼與友情。漫漫病程20載,漫漫求醫長路20年,患者及家屬與酒泉市人民醫院消化內科醫護人員結下了不解之緣和深厚情誼,在漫長反復的治療過程中,老人一個問候的電話,足以讓我們興奮了一個春節,他說:“你們過年好呀,辛苦了,我很好,我又過了一年了”,聽到老人矍鑠的聲音,我們很是欣慰,很是高興,一切的一切都值了,但同時,我們多多少少有一些羞愧的心理,對于80多歲的老人,作為晚輩,我們應該早早慰問老人家才是呀?
患者于1994年在我院消化內科因食管靜脈曲張行搶救治療后與我科結下了不解之緣,近幾年,隨著患者年齡的增加及病程的進展,患者病情逐漸加重,住院次數也越來越來頻繁,與我們的接觸也越來越密切,患者多次病危,在張主任及全體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及護理下,幫助患者度過了一次又一次的難關,也與我們結下了深深地情誼。老人雖然消瘦,面對病情老人卻很樂觀,積極,在一次次的搶救中,老人硬是與死神擦肩而過。老人的樂觀影響著我們,我們就像朋友一樣相處著,無障礙、無隔閡,多了些理解,多了些包容,多了些友好。
故事敘述到這,我多少有些感慨,作為醫者,我們一定要醫者仁心,面對患者,我們一定要做到盡心、精心、耐心、貼心、真心,我們要把春天般的溫暖送到患者身邊,溫暖患者,溫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