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是第三十次全國助殘日,本次助殘日主題為“助殘脫貧,決勝小康”。5月15日,我院精神科青年志愿者張夢瀅、梁英、謝杰賢、趙舒婷在酒泉團市委組織下積極參與了全市助殘日活動。通過開展義診服務、心理咨詢、發放科普宣傳資料等方式喚起社會對精神殘疾人士的關心、關注。
說到殘疾人,很多人都會想到視力、聽力、言語、肢體等有損傷的人,其實精神殘疾也是其中的一類,而且精神殘疾患者更需要人們的關懷,但不是所有的精神障礙患者都是精神殘疾患者。精神殘疾是指各類精神障礙持續一年以上未痊愈,存在認知、情感和行為障礙,影響日常生活和活動參與的狀況。精神障礙有許多種不同的類型,有兒童期發病的精神疾病,也有成年期或老年期發病的精神疾病。就程度而言,有的精神疾病較輕,有的精神疾病較重,不能一概而論。嚴重精神障礙就可能會導致精神殘疾,包括精神發育遲滯、兒童孤獨癥、精神分裂癥、重性抑郁癥、老年癡呆等。這些精神障礙需通過對患者的病情進行鑒定,按照我國精神殘疾的標準進行確診和分級。有些患者緩慢起病,不易被發現,加上家屬缺乏這方面的知識,使患者長年得不到系統、徹底的規范治療。 一些患者病急亂投醫,未在正規精神病??漆t院接受規范系統治療,服用現有抗精神病藥物療效不佳,往往需要長時間較大劑量的藥物治療,因而影響患者的社會功能。病情復發的次數越多,治療就越困難,患者社會功能的恢復也就愈加不容易。
研究表明,在影響精神分裂癥治療的諸多因素中,家庭的照顧是最重要的,觀察病情、督促服藥、安排生活等等事宜,都需要家屬的精心付出?;颊呷绻チ思胰说挠H情,就更談不上在社會上能自如地與人交往,積極地勝任工作。
?
我院精神科自成立以來砥礪前行,除傳統的藥物治療外,積極開展康復治療,形成特色治療模式。并于2018年6月設立開放病區,與傳統封閉治療模式相比,患者病恥感減輕,服藥依從性好,自知力、獨立生活能力明顯提高,因病受損的社會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復,一些精神殘疾患者由此而找到了工作,摘掉了貧困的帽子,讓人生重回正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