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7年1月以來我院普通外科在科主任馮世林主任醫師的帶領下,由何鋒、張建偉、邢程主治醫師操作成功實施了全院首例“腹腔鏡下經腹腹膜前疝修補術(TAPP)和腹腔鏡下小兒腹股溝疝疝囊高位結扎術”以來,已成功為多名腹股溝疝患者實施了腹腔鏡微創疝修補手術,其中兩例患者為雙側腹股溝疝;一位年齡最大75歲,一側均為復發疝,術后恢復良好,術后三天即可出院。此項手術的順利開展不僅拓寬了我院普外科腹腔鏡的運用范圍,也標志著我院腹股溝疝修補術由傳統開刀手術進入微創模式。
傳統手術方法是在疝氣患處切一傷口。通常會切除疝氣囊,突出之組織推回腹腔。接著進行腹壁修補的工作。醫師將腹壁的開口或薄弱處周圍的肌肉拉合以覆蓋缺陷處,使用數條縫線將肌肉縫合固定。此種方法將組織直接縫合,手術后疼痛感較強、復發率較高且病人復原時間較長。
然而,使用人工植入雙層修補裝置的無張力疝氣修補手術僅需要一個約4到6公分長的手術切口,若是以腹腔鏡進行疝氣修補會在腹部留下3個穿刺孔傷口。同時因為腹腔鏡的放大作用,手術視野清晰,可以避免損傷輸精管、膀胱、精索血管或股動靜脈等鄰近重要器官。
腹腔鏡疝修補術的優點:1、傷口美觀,損傷??;2、術后恢復快,住院時間短;3、術后疼痛輕;4、在不增加切口的情況下,可用一種方法同時處理單、雙側的各種腹股溝疝(直、斜、股疝);5、并發癥低,不會引起陰囊水腫,也極少引起尿潴留;6、不破壞腹股溝區的天然結構;7、符合無張力修補的原則,無長期術后疼痛。8、術后復發率低。甚至根本就不會再從恥骨肌孔復發疝氣。
此項技術的熟練開展明顯提高了患者的術后生活質量,縮短了術后恢復時間,為廣大患者帶來了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