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社會上關注抑郁癥的聲音愈發強烈,相關的科普也越來越多了。然而,有一類特殊的人群——腦卒中患者,也是抑郁癥狀的高發人群。
腦血管意外已經成為危害人類健康的殺手之一,它不僅引起軀體功能異常、導致身體的殘疾,對人體的精神心理和認知等方面,也可能產生重大的打擊??梢哉f,抑郁的陰影,就圍繞在每一位患者身邊,隨時可能干擾他們的康復進程。
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是腦卒中后常見的并發癥。通過觀察我科卒中后抑郁患者發現對原本喜愛的事物喪失興趣,不配合治療,否定自己康復的希望和社會價值,持續的情緒低落;以及一些身體癥狀(睡眠障礙、食欲減退、無故的身體不適等)。這些癥狀往往持續≥2周。長期的抑郁狀態干擾了軀體康復的進程,甚至影響認知的康復。經查閱資料發現有研究者通過隨訪得出:卒中后抑郁患者的認知功能改善顯著落后于沒有抑郁的患者。
腦卒中來勢洶洶,患者的生活發生驟變,使他們難以接受現實。對于這一層心理活動,家屬往往是可以理解并加以勸慰的。但是,作為一種抑郁癥狀,卒中后抑郁并非單純的“想不開”,它的發生和有關腦區的病理生理改變有關。
卒中后抑郁是各種復雜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正常情緒的維持,需要體內多種激素以及神經遞質協調配合,達到相對穩定的水平。腦血管意外發生后,腦內生理環境出現迅疾的變化。亦有學者認為卒中后抑郁和某些基因有關。
除了腦內生理環境的改變,患者自身的社會心理環境也是重要的因素。由于肢體功能障礙,腦卒中患者的自我照顧和社會參與受到明顯影響,社會角色也與病前大為不同,由此產生心理應激癥狀。研究表明,腦卒中后缺乏社會支持的患者更容易產生抑郁。
預防往往重于治療。家中那位開朗的他,生病后是否有持續心情低落的表現?了解卒中后抑郁的普遍癥狀,時刻關注患者的情緒,有助于發現患者的異常情況??祻褪且粋€漫長的過程,家屬在關心患者的同時,也不要操之過急,給他多一分耐心、少一點壓力。
早期的抑郁癥狀,可以在專業人士指導下通過自評(或他評)量表進行診斷。如果您對他近來的情緒變化沒有把握,請第一時間尋求醫生和治療師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