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世界,物質越來越豐富,但是生活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各種慢性疾病不斷增加,同時發病年齡還在不斷年輕化,生命和健康成為當今人們最關注的焦點之一。
高血壓是臨床常見的一種心血管系統疾病,在我國有著極高的發病率,近年來高血壓發病率亦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據2014年4月3日發表于《美國高血壓雜志》的文章,目前我國高血壓患病率為29.6%,隨著我國人口的老齡化,高血壓患病人數將會持續增加。高血壓對心、腦、腎等臟器的損害已逐漸引起人們的重視,但是,高血壓與眼睛的病變卻少有人知道。
有研究發現高血壓可造成眼底疾病的發生。眼底病變的程度與高血壓時間長短及其嚴重程度密切相關。
高血壓所引起的眼底變化可分三類:一、主要變化:(1)動脈靜脈交叉處變化,(2)細動脈管壁局收縮,(3)細動脈管壁全般性收縮,有時伴有管徑變直。二、次要變化:(1)管壁透明度減低,(2)管壁反射變化,(3)徑路彎曲,(4)管壁側出現鞘化現象。三、繼發變化:即當視網膜血管循環受影響而發生缺血缺氧情形時即可發生,如小血管瘤、出血、綿樣滲出液、干燥滲出液、視神經乳頭水腫等。
那么,高血壓為什么會引發眼底病變呢?
患者的血壓升高時,視網膜動脈會發生功能性收縮,即動脈痙攣,此時患者會出現視物模糊,當血壓正常后,動脈管徑恢復正常,視物會重新變得清晰。高血壓的初期患者,視網膜動脈出現普遍性或局限性狹窄彎曲,動靜脈比例失常;隨病程進展就會導致動脈狹窄、管壁增厚、硬化,表現為動脈變直,動靜脈交叉變鈍,黃斑部周圍的小血管可呈典型的螺旋形彎迂曲。通過眼底檢查會發現動脈反光增強,動靜脈有交叉壓迫癥,嚴重者動脈呈銅絲或銀絲樣改變,進一步發展下去,可見動靜脈血管阻塞、血管瘤樣變,同時出現高血壓視網膜病變,如視網膜出血、棉絮斑、硬性滲出、視乳頭水腫、視乳頭病變及脈絡膜病變等。
降低高血壓是防治眼底病變最根本的措施。包括衛生教育,控制體重,運動和內科藥物治療。一般高血壓患者當血壓控制在正常水平后,眼底可恢復原狀。視網膜水腫、出血、棉絮斑可在幾周內消退,硬性滲出則需幾個月才消退。若血壓又升高,眼底病變還可出現,不斷加重。表現在視覺上,患者會出現看東西模糊、色覺異常、視物變形,嚴重者引起失明。
早期查眼底可以及早發現病變,給予藥物或激光治療,避免失明的悲劇發生。通過眼科檢查,不僅能查出眼睛疾病的病變,而且還能通過眼睛疾病了解高血壓的進程。因為,唯一能在全身進行活體直接觀察到血管的方法,就是通過眼科的眼底檢查。這里包括眼底的直接與間接觀察和一些設備的輔助檢查。眼底檢查不但能清楚地觀察眼底視網膜動靜脈的情況,還能了解到視乳頭及眼底的其他變化。因此,眼底檢查不僅是眼科疾病診斷的重要依據,而且還是判斷高血壓病情程度及了解預后情況的重要檢查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