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中關于腦卒中早期開始時間的研究較少,界定也不盡相同,這就導致對腦卒中最佳康復時機的選擇存在爭議。以往根據WHO提出的標準,當患者生命體征平穩,神經系統癥狀不再進展48小時以后開始介入康復治療。對于腦卒中的恢復期,1~3個月是康復治療和功能恢復的黃金時間,6個月是康復的最佳恢復期。
早期康復對患者是沒有危險的,活動量也小,大體上分為床上體位擺放和關節的被動活動,床上體位是為了將來恢復更好,關節的被動活動是為了防止關節攣縮,這些都是由別人幫忙完成,患者沒有任何體力負擔和心理刺激,只會有利于患者,因為關節的活動有利于腦功能的恢復??傊?,早期的一切活動都是讓患者在一個不太費力的前提下進行的。
在神經內科區住院的絕大多數患者都有一定程度的運動與活動功能障礙, 長期臥床或不運動的壞處很多,包括的并發癥有:1、肌肉萎縮,肌力減退,關節活動度受限,運動能力下降。2、血管調節功能下降,容易導致體位性低血壓,頭暈、頭痛。3、容易導致焦慮和抑郁等不良情緒。4、呼吸功能減退,痰液增多,排痰困難,誘發支氣管感染或肺炎。5、骨質疏松,容易引起骨折。6、食欲下降、便秘。 如果患者選擇早期接受康復訓練,包括運動療法(主動、被動)、作業治療、理療、傳統康復等,上述各種長期臥床或不運動的弊端會得以避免或大大減少,而康復訓練產生的組織適應性改變、再生、修復、功能重塑等,均有利于患者的全面康復。
有研究表明,急性腦卒中患者進行早期的活動可以防止深靜脈血栓、皮膚病變、關節攣縮、便秘和肺炎等并發癥。早期康復治療包括關節活動度訓練、床上良肢位擺放和體位改變等,早期康復還應當包括鼓勵患者重新開始肢體活動和參與社會活動。
希望患有腦卒中的患者能夠把握好卒中康復的黃金時間,持之以恒地堅持鍛煉,增強自身免疫力,保持一個樂觀向上的心態,相信腦卒中患者都能夠快速康復,回歸家庭,回歸社會。